青年奥运会:世界舞台的语言挑战

新加坡于2010年8月份举办了首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3600名青年运动员和204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欢聚一堂,共同度过了为期数周的体育盛事。

首席翻译与语言经理

新加坡于2010年8月份举办了首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3600名青年运动员和204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欢聚一堂,共同度过了为期数周的体育盛事。在2010年3月的国家代表团团长会议同传测试之后,嘉略同传被委以重任,负责为该广受世界瞩目的首届青奥会组织并提供全套口译服务。七名嘉略成员亲自担任团队主管,顺利为大会提供了11种语言的高质量口译服务。他们与场馆官员和新闻官联络沟通,有效解决后勤安排、临时服务需求和取消等挑战,发挥了关键作用。

一项重要挑战是如何在新加坡本地符合要求的专业译员数量有限的情况下,招募到口译员团队。为此,嘉略广泛利用其全球联盟资源,从亚太地区和欧洲招募人才。

青奥会的需求和其运动员的国籍一样多种多样。组委会需要我们为行政会议、非正式会议(“与冠军对话”)和获奖运动员记者招待会等活动提供口译服务。我们根据不同活动的安排和需求提供了同传、交传和耳语同传。嘉略团队密切关注比赛成绩,以迅速应对临时需求,如赛后新闻发布会等。得益于事先规划和灵活应变的团队,我们时刻掌握比赛脉搏并成功满足了所有口译需求,赢得了组委会和国际奥委会好评。

尽管只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嘉略同传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团队并为近三周内的所有活动从赛前准备会议到青奥会活动提供了无可挑剔的口译服务。

“新加坡青年奥运会是首届青奥会,因此其口译需求十分独特而且难以预测。然而首席译员Danielle Gree女士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从招募一支更加适合年轻运动员的较为年轻但符合语言组合和经验需求的专业口译团队到确保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顺利进行,她都及时有效地做到了。

Danielle对组委会的需求有着透彻的理解并提供了量身定制口译解决方案,关注于质量、性价比,并在极为有限的时间内漂亮地完成。我们很有幸能与这样一位可信赖的专家进行合作。”
- Emma Mas-Jones,新加坡青奥会语言经理

分享该文章: